編者的話
本報有關丁列明團隊的報道,在海外華裔和留學生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了對丁列明團隊的敬意,有人甚至主動與貝達公司聯系,希望能夠加入丁列明的團隊,以自己的專業才能報效祖國。
下面選登的是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區工作的陳玉琛博士的來信。
丁列明團隊各位博士:
你們好!上周四我一口氣讀完了《光明日報》刊登的《丁列明團隊的“中國夢”》一文,上面的每一個字都深深地打動著我。作為同樣在外留學多年的中國人,我想我很能理解你們當初放棄國外優厚待遇,毅然選擇回國創業時的不易和艱辛,但更讓我欽佩的是你們的決心和勇氣。當初你們不同一般的膽識成就了今天令人矚目的成就。你們是我們中國留學生的驕傲和榜樣。
作為一名從事藥物研發工作多年的同仁,我深知一種藥物從化合物的篩選到臨床試驗直到到達患者的手中,這一過程的漫長和艱辛。在國外,一個自主開發、擁有知識產權的一類新藥的研發動輒投入數億美元,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經過十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有可能取得成功。你們在實驗室如此簡陋,人員、設備和資金嚴重不足的種種困難面前,以堅強的毅力和堅韌的意志不斷進取,創造了我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并且以顯著的療效和安全性在上市后迅速贏得了專家、患者的一致肯定和贊賞。你們所取得的驕人業績是我們這些身處海外的同行所望塵莫及的,我為你們所取得的成績而感到十分興奮和鼓舞。
其實,和你們一樣,我的心中一直也有這樣一個“中國夢”,用自己在藥物研發方面的成果和經驗報效祖國和人民,看這篇報道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也是你們中的一員,也能為中國的民族醫藥作出這樣的貢獻,就不枉祖國這么多年對我的培養,我的人生價值也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現。所以,非常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加入正在快速發展中的貝達,能讓自己的專業在貝達得到充分地展現,能像你們一樣,在發揮專業才能的同時,圓一個多年的“中國夢”。預祝貝達藥業的團隊取得更大的成功。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三角研究園區 陳玉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