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4-16日,京川等十五省市臨床腫瘤學藥學協作聯盟第三屆委員會暨科派(COPA)論壇在京舉行。與會的醫師和藥師就“傳承與創新,靶向治療和診療個體化”的主題進行了討論。浙江貝達藥業有限公司作為參辦單位參加布展,公司總裁兼首席科學家王印祥博士在幾百位藥學專家面前作主旨演講,題目是“從腫瘤藥歷史談創新藥在中國的研發”。
王印祥博士在報告中指出:中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腫瘤藥和新藥研究從1999年的愛普列特到2010年的血管內皮抑制素,EGFR 人源化抗體等得到國際同行對中國新藥研發的了解,而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的研發成功,更創造了中國新藥創新研發的幾個第一:
1、全球第一個激酶抑制劑(TKI)互為對照的注冊III期臨床試驗
2、亞洲第一個激酶抑制劑(TKI)靶向抗腫瘤藥
3、中國第一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抗腫瘤藥
4、在中國第一次采用進口專利藥做頭對頭雙盲對照的III期臨床試驗
北京腫瘤醫院藥劑科主任張燕華教授,解放軍301總醫院醫療藥品保障中心主任郭代紅教授,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梅丹教授作為大會的聯合主席指出,近年來,以靶向治療藥物凱美納為代表的抗腫瘤類藥物更新迅速,新藥的上市既為腫瘤患者的治療帶來希望,也給臨床醫生藥師帶來了新的挑戰。關于新藥的最佳使用方法、藥物特效及其副作用的規避等都亟待臨床醫師與臨床藥師相互交流、共同探討。
與會專家介紹,目前在腫瘤治療方面,我國的臨床醫師與藥師溝通不足,缺制度、少人才是當前制約醫藥協作的主要因素。在絕大部分醫院里,醫師與藥師“各自為政”,醫師眼里只有病,藥師眼里只有藥。腫瘤醫院院長們呼吁,醫藥協作的制度建設和年輕醫師藥師的觀念培養應受到更多的重視,希望更多的醫師和藥師攜起手來,為腫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而實現“醫藥聯手”。相信貝達藥業及其產品凱美納可以在未來新藥臨床使用方面促進醫師與藥師的更好協作,讓我國第一個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新藥凱美納獲得更多的臨床數據,造福更多晚期肺癌患者。
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作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首選藥物在本次大會上設置了展臺,向十五省的醫藥學專家再次展現了貝達藥業的成果。